健康热线: (无假日医院)
真的要和辣椒绝交吗?-----胃溃疡!
作为一个无辣不欢的四川人来说,
每天吃点辣椒,
这生活简直太美好了。
可是,美好总是那么的短暂,
就因为个胃溃疡,
就得和辣椒绝交,
泪奔!!!
和辣椒绝交,
简直比十大酷刑轮番上一遍还折磨人啊!
每天吃饭必不可少的就是辣椒,
少了辣椒,
对于小编来说,
生活就是没有了乐趣。
胃溃疡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人们对其关注较多。
然而,
长期以来,
许多朋友对胃溃疡患者的日常饮食的认识仍然存在不少误区,
只凭经验之谈自行设立饮食方案,部分情况实在不可取,甚至可能影响康复。
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
听到最多的一句告诫就是:胃溃疡千万不要吃辣!
错!错!错!
据了解,辣椒不仅是一种蔬菜和调味品,更是一剂营养丰富的良药。它本身除含辣椒素外,每百克辣椒含蛋白质1克、糖类5克、维生素C105毫克,为各种蔬菜之冠,胡萝卜素1.65克,它同时还含有脂肪、铁、磷等矿物质。
那么,民间流传胃溃疡忌吃辛辣,有没有道理?
尽管这样,辣椒真的就该和胃溃疡患者绝交吗?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对辣椒进行研究时惊奇地发现,辣椒既有致癌作用,也有抗癌效应,胃病患者也不必象一些人想象的那样,须忌食辣椒。
其实,辣椒会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并会刺激胃粘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质对胃粘膜的损伤,对胃有保护作用。
印度一位叫库玛的医学博士,为了进一步弄清辣椒是否损害胃及十二指肠黏膜作了一次调查。他让50例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住院接受观察,将他们分成两组,每组25人。
第一组病人吃医院普通饮食,没有辣椒,每顿饭后一小时、三小时各服15毫升的氢氧化铝凝胶;
第二组病人吃同样的饮食和药物,另外,每日三餐加服红辣椒粉1克,连续四周。
每周所有病人都检查一次,治疗结束时做胃镜检查。
观察结果表明:吃辣椒组与不吃辣椒组,每周症状缓解没有差别;经四周治疗后做胃镜检查,溃疡愈合率相同,未发现辣椒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
所以溃疡病中、后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适当食用辣椒、咖喱、大蒜等辛辣食物,只是注意不要过量,若太多地摄入肯定会对溃疡病变部位产生较大的刺激,不利于粘膜的修复。
美国有关专家研究后指出,辣椒中所含的辣椒素既可致癌又可抗癌,关键是由摄入量的多少而定。
因为,大量的辣椒能引起血压升高和出汗,并会导致神经系统的紊乱和消化道溃疡。
他们曾到印度、韩国等酷爱辣椒的地方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人因多食辣椒而引发大量的结肠癌。
但这些地方小量服食辣椒的居民,肝癌的发生率远较不食辣椒地区的人群为低,说明了小量辣椒素能起到一定的抗癌怍用。
我国一些专家也对湖南、四川等省进行调查,发现这些普遍喜吃辣椒的地方,胃溃疡的发病率却远低于其他省区。
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辣椒能刺激人体前列腺素E2的释放,能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有利于促进胃粘膜的再生,以维持胃肠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发挥防治胄溃疡病的作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喜好食辣的胃病患者,也不必因有顾忌而戒食辣椒,关键还是要适度地食辣椒,还有一定的健胃保胃作用。
但是,如果处于胃溃疡活动期、出血期,则要暂停吃辣椒,以免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加重病情。
专家认为胃病并不是小问题,一旦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导致胃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和恶变等严重后果。治疗胃病关键是持之以恒,进行疗程治疗,疼痛缓解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巩固治疗,以防反复。
检查、治疗一步到位
目前,大连市胃肠病医院自引进了“奥林巴斯高倍胃肠镜”以来,完全实现了患者无痛苦,不恶心,不呕吐,不难受等愿望,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就能轻松接受胃肠部的探查,几分钟即可搞定。不同于功能单一的传统胃肠镜,该院独家引进无痛胃肠镜集观察、诊断及治疗功能于一身,能直接发现人的食管、胃、肠道黏膜病变,同步治疗,尤其能对细小病变、癌前病变及早期胃肠癌进行准确诊断,对胃炎、胃溃疡、消化道出血、食道癌、胃癌、大肠癌、大肠息肉、各种肠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据了解,由于各大医院周末都不能做胃镜检查,很多市民只能在周一至周五扎堆做胃镜。自胃肠病医院实施全天工作制以来,为市民周末做胃镜提供了便利,由于是无痛胃肠镜没有任何痛苦,不恶心,不难受,深受市民欢迎。
市民拨打电话028-6212 6666,胃病检查、治疗、住院可一次性全搞定。
专家提醒您:
注意身体健康,
发现胃肠不适要及时就医,
别让胃病常伴身边!
如果您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胃肠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咨询热线:。
点击“阅读全文”有任何胃肠疑问,可以给小编留言,看到就会回复你哦。
温馨提示:倘若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大连广誉远中医医院的最新信息或者疾病健康信息,可以拨打咨询热线:在线咨询专家。提供疾病预防、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名老中医在线坐诊,随时随地询诊健康。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0970 备案号:沪卫 (中医) 网审 [2014] 第20013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您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