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引起便血的最常见原因,发病率甚高,民间更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痔疮实际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排便时粪便擦破痔核黏膜,损伤黏膜下血管,或排便用力过猛,使血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曲张的静脉血管破裂等原因,均可能引起便血。

结、直肠癌是便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发病高峰在50岁左右,常以血便为突出表现。如结肠下段或直肠癌糜烂坏死,可出现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大便有特殊腥臭味;如结肠远端癌引起肠腔狭窄,还可出现顽固性便秘或大便形状变细、变扁,病人同时可伴腹痛、腹部肿块、贫血、消瘦、乏力等症状。
由于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与痔疮较为相似,因此,临床上结、直肠癌便血误诊、延诊的并不少见,值得引起临床医生和病人双方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其实,有时只要进行简单的直肠指检就能发现端倪,必要时再结合结肠镜并活检,肠道病变大多可无处遁形。

许多人不愿正视检查,可能是出于害羞、怕痛、嫌贵等原因,但现在无痛肠镜已经诞生,作肠镜不再像过去那样不可忍受了。为了健康,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