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成立"粪便银行" 收集上百份大便治病】
据北京青年报去年6月份报道:英国国家卫生事务局(NHS)宣布,将开设世界上第一家“人类粪便银行”。在英国,每年有1.3万人感染梭状芽孢杆菌,当中每6名病人就有1人在一个月内病逝。坏掉的器官可以替换,好的菌群也可以移植。粪便则是移植的最佳载体。而我们地球上的第一家“人类粪便银行”,就可以为一种名为“粪便微生物移植”(FMT)的医学手段提供数据库。
【荷兰首家“便便银行” 助力胃肠道感染治疗】
据去年2月17日外媒报道,荷兰研究人员开设了该国首间“便便银行”,协助医院取得粪便移植物,帮助治疗胃肠道感染患者。报道指出,不同于2015年已开设两间同类银行的美国,荷兰的便便捐赠者没有酬劳,捐赠者保持匿名。
【美国小伙捐粪便 两个半月内赚千余美元】
据15年9月美国CNN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名24岁的研究助理埃里克,成为美国OpenBiome实验室的粪便捐献者。在两个半月时间里,他总计捐献了约4.8公斤粪便,挣了1000多美元的外快。目前,美国47个州的350家医院都有提供“粪菌移植术”疗法。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5万 美国人死于伪膜性大肠炎,还有近50万人感染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