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了!长期吃这些食物,有助于防止肠息肉发生!

人到中年,大约10-30%会长肠息肉,多数的肠息肉无症状,不查肠镜可能永远不会发现,当有腹痛、腹泻或肠出血时,肠镜检查时幸运地被发现。虽然长得很慢,但它是结直肠癌的重要源头,一旦被发现应尽可能切除掉。
为什么会长肠息肉?研究表明超重、肥胖、吸烟、家族史等人群发生息肉风险较高,饮食也是肠息肉不可忽视的因素,当然吃一顿或吃一种食物,不会马上就显作用,这是一个养成长期的良好饮食习惯,持之以恒,对防治肠息肉肯定有益。
成年人每日需要摄入50g左右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
红肉(猪、牛、羊肉等)含有亚铁血红素、让肉色更红的亚硝酸盐、高温烹饪产生的杂环胺混合物可刺激肠息肉和大肠癌的发生。因此,要少吃红肉,但需要指出的是白肉(鸡、鸭、鱼等)也有这些致病成分,只是相对少一点而已。

动物的红白肉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过多的摄入可刺激胆汁过多分泌,胆汁淤积在肠道,在大肠内滞留转化,最终转变为被证实为致癌物的戊酸。这类饱和脂肪酸被称为坏脂肪,其含量较多的花生四烯酸可促进肠上皮细胞异常生长成息肉甚至癌变,明智的做法就是减少脂肪的摄入,每日摄入脂肪的总量应限制在20-25g左右。难道做菜就不能放油了吗?难道肉就不能吃了吗?当然不是这样!应进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被认为对结肠息肉和结肠癌有保护作用,这类脂肪被称为好脂肪,可从三文鱼、沙丁鱼、核桃、冬瓜、亚麻籽油、橄榄油等食物中获得。
低聚糖是可溶性纤维,有助于肠道益生菌的生长,故为益生元,其进入肠道后为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提供生长的营养,制造醋酸和乳酸,酸化肠道,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并为肠细胞生长提供健康的环境,可降低肠细胞转化为息肉和癌变的可能性,预防肠道息肉生长。
小麦、洋葱、大蒜等食物中富含有可溶性纤维低聚糖,香蕉被认为是最方便的低聚糖来源食品之一。
膳食纤维不被人体吸收,进入大肠后促进肠蠕动,减少食物和潜在的致癌物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减少致癌物质与肠壁接触时间。其在大肠内经发酵后可保存便中的水份,使大便变软,产生通便作用,保护肠道生态。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无花果、豆类、大麦、茄子、绿叶菜等。但国内很多人难以达到每天30克的程度,中国疾病预防中心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每日仅为10.9克,远远不够。
从中药姜黄中提取的姜黄素是一种使咖喱和食物呈现黄色的香料,姜辣素是姜的主要活性成分,在实验动物身上已经被证明可以减少肿瘤的大小和数量。在医学上具有降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洋葱、芥茉、生姜、咖喱等富含丰富的姜黄素。尤其咖喱中含量高达60%。
研究发现萝卜硫素能保护动物肠道,延缓肠息肉的生长,诱导有害细胞凋亡(自我毁灭)。
西兰花、花椰菜、胡萝卜、白萝卜都是萝卜硫素的最佳天然来源,研究发现烹饪后萝卜硫素会破坏高达90%,应尽量生吃或者微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防治肠息肉功效。
叶酸也称维生素B9,是维持生命重要的必须维生素,一项研究表明:每日摄入超过400微克的叶酸,对预防息肉形成有保护作用,发生结肠息肉的几率小。叶酸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可适当增加小麦、玉米、扁豆、芦笋、菠菜、西兰花、芒果、猕猴桃等富含叶酸食物的进食量。其中西兰花被称为食物中预防肠息肉之王!
但要注意,若腺瘤性息肉已经形成,仍过量补充叶酸的话,则会加速其癌变进程。因此,多多补充叶酸最适宜于肠息肉摘除后防止其复发。
五颜六色的蔬菜,除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外,含有更多抗氧化和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如:

有研究发现蕃茄红素、辣椒红素可能有助于降低肠息肉和结肠癌的风险。甜菜和胡萝卜做成的深红色汤,是一道预防结肠息肉食物的最佳搭配。
胃肠、肛肠疾病久拖不医,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一定要引起重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一旦有症状存在,务必定期进行胃肠、肛肠疾病筛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大连胃病专科医院热线电话:

医院地址:大连市涧西区辽宁路3号(涧西花卉市场隔壁)
乘车路线:市内乘坐21路、46路公交车到南昌路辽宁路口下车即到。
咨询电话:。